三哈网

三哈网

 > 百科

 > 育儿

 > 几款中医药膳

几款中医药膳

育儿 更新时间:2024-04-28 05:25:51

(一)几款中医药膳 宫寒女人多吃有助好孕

  一、宫寒的药膳疗法

  1、鸡煮益母草

  鸡一只(黑骨白毛者佳),益母草500g(分4份,一酒一醋、一姜汁、一川芎汁各浸透炒干)。将制好的益母草,放入鸡堂内,用清汤煮,鸡淡吃,或酒送下亦可。鸡骨并药渣焙干为末,加归身120g、续断60g、姜18g为末,炼蜜为丸,每丸9g。每日早、中、晚各服l丸。主治久不孕者。

  2、红花孕育蛋

  取鸡蛋1只,打一个口,放入藏红花1.5g,搅匀蒸熟即成,月经来潮的下一天开始服红花孕育蛋,1天吃1个,连吃9个。然后等下一个月经来潮的下一天再开始服,持续服3~4个月经周期。主治气虚夹瘀不孕。

(二)中医辨证介绍慢性结膜炎

  慢性结膜炎是由各种原因引起的结膜慢性炎症。为眼科常见病,其病因复杂,病情迁延,常双眼发病,无季节性,视力不受影响。

  本病属中医学“白涩症”范畴,又名干涩昏花症,部分病例还可归于“赤丝虬脉”症。

  一、病因病理

  1.西医病因病理

  (1)感染性:包括急性结膜炎未愈而转成慢性者,也可为其他毒力不强的菌类感染而表现为慢性炎症。致病菌包括葡萄球菌、大肠埃希菌、链球菌、变形杆菌、卡他球菌等。

  (2)非感染因素:不良的工作或居住环境,如粉尘、化学烟雾刺激;眼局部长期使用刺激性的药物,如长期滴用抗生素眼液、抗青光眼药物、滴眼液中的防腐剂刺激等。

  (3)其他因素:此病也可继发于其他疾病,如倒睫、睑缘炎、慢性泪囊炎、泪道阻塞、慢性鼻炎、眼干燥症、睑板腺分泌旺盛,有的也与屈光不正未得到矫正、睡眠不足、烟酒失度及长期使用眼部化妆品有关。

  2.中医病因病机

  (1)暴风客热或天行赤眼治疗不彻底,余热未清,隐伏肺脾之络所致。

  (2)久经风沙尘埃侵袭、烟熏光刺激致肺卫气郁不宣,化燥伤津,肺阴不足,目失濡润。

  中医辨证介绍慢性结膜炎

  二、中医辨证分型

  (1)邪热留恋:常见于暴风客热或天行赤眼治疗不彻底,微感眼干涩疼痛,发痒,畏光流泪,少许眼眵,白睛遗留少许赤丝细脉,迟迟不退,睑内轻度红赤;舌质红,苔薄黄,脉数。

  (2)肺阴不足:眼干涩不爽,瞬目频频,发痒,不耐久视,睑内红赤,白睛如常或稍有赤脉,黑睛可有细点星翳,反复难愈;伴干咳少痰,咽干便秘,舌红少津,脉细数。

  (3)脾胃湿热:胞睑重坠,眼内干涩隐痛,发痒,眦部常有白色泡沫样眼眵,睑内红赤间夹粟样小泡,白睛稍有赤脉,病情迁延,可伴口黏或口臭,大便不爽,溲赤而短,舌红,苔黄腻,脉濡数。

  (4)肝肾阴虚:眼内干涩不爽,双目频眨,羞明畏光,不耐久视,或有能近怯远、能远怯近、视物昏花等症,睑内红赤,白睛隐隐淡红,黑睛可有细点星翳;可伴腰膝酸软,头晕耳鸣,夜寐多梦,口干少津,舌红少苔,脉细数。

  三、预防护理

  (1)彻底治疗眼部相关疾病,矫正屈光不正等。

  (2)注意眼部卫生,起居适度,避免熬夜及过用目力。

  (3)少食辛辣之品,以免化热伤阴。

  (4)局部用药不宜时间过长、种类过多。

  (5)避免风沙、烟尘刺激。

(三)女性“亚健康”的中医调理

  现代女性承受着很大的工作、生活压力。众多女性都处在亚健康状态,上班时间经常感觉到困倦乏力、记忆力减退、烦躁易怒、心慌气短、腰酸腿疼、头晕头痛等,那么女性亚健康该怎么调理呢?

  女性亚健康该怎么调理,人体阴阳、气血的偏盛偏衰均可导致亚健康状况的发生。中医认为人是一个整体,强调整体观念、辨证论治,在预防疾病上强调不治已病治未病。女性要想走出亚健康,应做到以下几点:

  生活要有规律,不要经常熬夜,要保证充足的睡眠。应长期坚持规律的作息,并顺应四时变化,尤其在二十四节气到来前后要注意保健,起居上宜谨慎,及时增减衣服。

  暴饮暴食、偏食、挑食都会引起营养不均衡,人为地造成亚健康状态。中医认为饮食要合理,讲究春夏养阳、秋冬养阴,女性也应该结合自然界的规律进行养生。如秋冬是收获季节,要防过劳,适当吃一些滋补品;春夏季是消耗季节,为防阴虚,要补充充足水分及养阴之品。

  心理调适与适当运动:中医认为肝主怒,肝火旺就会使人经常急躁易怒,而肝脏经络绕行乳房,肝气郁结会导致乳腺增生,所以保持良好心态不但可使亚健康女性走出阴霾,同时也可辅助治疗如月经不调、痛经、失眠等。

  女性亚健康该怎么调理,平时运动要坚持而且合理,将运动融在生活中,如每天散步3000米左右,上下5~8层楼梯数次等,都是经济实用的好方法。

  相关阅读:亚健康预防盘点过劳死前兆

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三哈网,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!

查看全部

相关育儿资讯推荐

热门育儿资讯推荐

网友关注

特别声明:本站信息仅供参考,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,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。
网站客服电话:邮箱:
滇ICP备2023005770号-2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