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哈网

三哈网

 > 百科

 > 养生

 > 中医煎药

中医煎药

养生 更新时间:2024-04-28 02:59:40

(1)中医煎药 正确煎药的12个要点

  中医养生是一门非常博大的学问。在煎中药的过程中也有很多的讲究。今天就让我们来说说中医煎药的学问。那么中药怎么熬比较好呢?煎中药的注意事项有哪些呢?让我们来了解下吧!

  煎中药的注意事项

  中药是治病效果不错的方法之一,但很多年轻人对它犯起了愁,主要原因是不会煎药。中药煎煮的方法是否适当,关系到其药效。为了大家能正确煎药,下面给大家介绍中药煎煮的12个注意事项:

  一、煎药前的浸泡

  一般加冷水漫过药面,浸透后再煎煮,则有效成分易于煎出。一般浸泡30分钟左右即可,但也要根据药材自身质地的轻重和季节、温度的差异分别对待。花、草、叶可浸20分钟;根茎、种子、果实及矿石、甲壳类药材宜浸泡30~60分钟。总之以药材浸透为准。

  二、煎药用具的选择

  煎煮容器与药液质量关系非常密切,历史记载认为,“银为上,磁者次之”,不主张用锡、铁之类的锅煎煮。因为有些药物遇到锡、铁等金属后会发生沉淀,降低溶解度,甚至会引起化学变化,产生副作用。目前多主张使用陶瓷、瓦罐而不用铁锅、铜锅,最好也不用铝锅及不锈钢、搪瓷容器来煎药,以确保中药的疗效。

  三、煎药用水的选择

  水是煎煮中药汤剂的最常用溶媒,一般宜选用洁净的冷水,如自来水、井水、蒸馏水等。用水量应视药物的重量、体积、吸水能力、煎煮时间、火候及所需的 药量等因素来决定,一般以水漫过药物半寸左右为宜。煎药的用水量应一次加足,不要中间数次加水,更不能把药煎干了再加水重煎,煎干的药应弃掉。

  四、煎药的火候

  煎煮中药有“武火、文火”之分,急火煎之为“武火”,慢火煎之为“文火”。一般先武后文,即开始用大火,煎沸后改用文火。不同的方剂需用不同的煎煮时间。治疗外感表证的发汗解表药煎煮时间宜短,治疗虚证的滋补药煎煮时间宜长。

  五、服法有讲究

  煎好的汤剂一般宜在饭前一小时服,对胃肠有刺激的药物宜在饭后服,滋补药宜空腹服,安神药宜在睡前服,慢性病宜定时服。一般一剂分2~3服,一日一剂,如遇特殊情况,可以一日连服两剂,以增强疗效。通常中药汤剂应当温服,而针对具体情况也可凉服。

  六、服药有禁忌

  中药历来就有“十八反”、“十九畏”的说法,因此绝不能盲目使用民间偏方、秘方,切莫自当“郎中”酿“苦酒”。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配方抓药。以妊娠为例,某些药物具有损害胎儿甚至堕胎的副作用,所以应视为妊娠禁忌物,如巴豆、牵牛、大戟、斑蝥、麝香、三棱、莪术、水蛭等。孕期应慎用的有桃仁、红花、大黄、枳实、附子、干姜、肉桂等。

  七、服药时的“忌口”问题

  服药期间凡属生冷、腥臭等不易消化或有刺激性的食物,都应根据需要予以避免。此外,除地黄、何首乌忌葱、蒜、萝卜,薄荷忌蟹肉,茯苓忌醋,蜂蜜忌生葱等常规外,还应根据具体病情按医嘱执行。

  八、煎中药为什么要加锅盖

  一些人在煎中药时,为了操作方便,常不盖锅盖。为此,中医师提醒患者,煎中药时莫忘盖锅盖。

  经研究,绝大多数植物类中药,如木兰科、芸香科、菊科等植物都含挥发油。挥发油在医学上具有驱风、抗菌、消炎、镇痛等作用。但是,挥发油在水中的溶 解度很小,绝大部分挥发油的比重都比水轻,所以很容易随水蒸汽一起蒸发出来,如果煎中药不盖锅盖,中药内的有效成分便易随水蒸汽“跑”出去,降低药物疗效。

  九、煎中药怎样掌握火候

  煎中药很讲究火候,也就是说很注意煎药火力及煎药时间的长短。火候的掌握也要根据药物的性质。解表类药物气味芳香,含挥发油的有效成分居多。

  久煎能使之过度挥发而造成损失,一般宜用武火急煎法,煎煮时间要短,头煎药煎沸15分钟即可,二煎药煎沸10分钟即可。补益类药物,因其滋腻质重,需久煎方能出 汁,一般用武火煎沸,后改为文火煎熬,头煎药煎沸后,再用文火煎熬20~30分钟,二煎药煎沸后用文火煎熬30--40分钟。

  煎煮时间长的药物,在煎煮过程中需搅拌2~3次,以防 底层药物焦糊。有些人不小心将中药煎糊了,便又加水再煎,给病人服用,这样做是不妥当的,甚至会发生危险。因为焦糊的药物可能会发生质的改变。

  十、煎煮中药并非越久越浓

  日常生活中,大多数人都以为中药煎煮越浓效果越好,煎煮时间越长,有效成分越多,其实不然。煎中药是将中草药中的有效成分不断释放、溶解的过程,当 中药与药液中的有效成分浓度平衡后,这一过程就停止了,再连续不断地煎,不仅不会使药物内的有效成分继续溶解,反而令药液中的有效成分不断蒸发而减少,甚 至使有效成分在长时间的高温中遭到破坏,导致药效降低。

  由此可见,中药并非煎得越久越好,不同的处方,煎开后的时间要求也不同,应遵医嘱。

  十一、中药煎煮之前可别洗

  中药煎煮前不要清洗。这是因为:

  1、 水洗可使药材的水溶性成分丢失:由于不少药材中含有糖和甙类,可溶解于水中,经水洗后,将丢失一部分的有效成分,导致药效降低。

  2、 水洗可使粉末类药材丢失:中药中又不少药材是粉末类的,也有的在配药时需研碎,如桃仁、龙骨、滑石粉等,如果用水洗,会造成这些药物的流失。

  3、 水洗可致部分药材辅料丢失:由于有的药材在炮制过程中加入蜜、酒、胆汁等辅料,而这些辅料易溶于水中,若用水冲洗,可导致部分辅料丢失。如常用药材中的胆南星、酒制大黄等。

  因此,在煎煮中药之前,不宜用水冲洗药材,以免造成药材成分的丢失,影响药物的疗效。

  十二、煎煳的中药请丢弃

  中药能治疗疾病的道理,就在于它含有生物碱、皂素、鞣质等有效成分。中药所以要煎熬,目的在于要把药物中有效成分煎熬出来,以利于治疗疾病。

  煎药的方法是否适当,对其疗效有很大关系。煎熬时间短了,药物的有效成分煎熬不出来,影响治病效果;煎熬时间过长,会使有效成分(例如挥发性成分) 遭到破坏或丢失,并且还会把药煎煳。

  中药一旦煎煳,其性质就会发生改变。例如,滋补性中药煎煳后,其性味会由甘甜变成苦涩,不可能再起到滋补作用;活血化瘀药物煎煳后,会变成具有止血作用的药物。

  大部分中药煎煳后,有效成分都会遭到破坏,甚至效果相反,该清热的不能清热,该滋补的不能滋补。因此,中药煎煳后应丢弃。

  很多人觉得中药只需要用火烧开就可,其实这样的想法是非常错误的。中药的煎制讲究一定的方法和火候。如果煎制的方法不正确,那么很有可能影响中药的成效,所以熬中药一定要讲究正确的方法!

(2)中医里的“火”指什么

  上火属于中医热证范畴。正常情况下,人体内的阴阳二气相互制约,即血液、唾液、汗液等人体阴液制约体内的阳气,一旦阴阳平衡被打破,人就会上火。但火分虚实:实火又叫阳亢,即阳气太过旺盛;虚火是指体内的阳是正常的,但阴液被过度消耗,阴不足以制阳,故阴虚火旺。实火虚火都会导致喉咙红肿、小便短赤、大便干结、口干、舌红等不适,但实火的人尤其喜冷饮,腹胀痛拒按,脉数实,甚或流鼻血,治疗以苦寒泻火、清热解毒为主;虚火则常伴反复口腔溃疡、失眠多梦、盗汗等,脉细数,治疗应以生津养血、滋阴降火为主。

  按照五脏学说来分,火又有心火、胃火、肝火、肺火、肾火之分。无论哪一种火,都有虚实之分,如果不加以区分而盲目清火,非但不能下火,甚至火上浇油更伤身体。

  心火。虚火主要表现为低热、盗汗、心悸、心烦、失眠、口干、舌尖红。实火的症状是口腔溃疡、口干、小便短赤、烦躁、舌尖红等。虚火可用生地、麦冬;实心火则需用苦寒之物,如黄连泻心汤。

  胃火。实火为上腹部不适,伴有多食易饥、口干、口苦、烦躁不安、大便干结、牙痛、牙龈出血、鼻出血、舌红苔黄等。胃实火可吃海带根、西瓜;或用知母、黄芩、淡竹叶、石斛、天花粉等适量泡茶饮;中成药可用栀子金花丸。虚火则表现为口渴、饮食减少,时有轻度腹胀、低热或潮热、大便干燥、舌红少苔或无苔等,可适量吃些蜂蜜、梨汁、甘蔗汁等。

  肝火。肝实火旺的时候,除了眼睛红、肿、疼以外,还会烦躁,很容易发火、口渴,大便干燥。去肝实火,可用决明子泡水喝,如果上火症状再重一点可用野菊花泡水喝,吃点凉拌苦苣苗;中成药可用龙胆泻肝丸。肝虚火不是眼睛红肿疼,而是眼睛发涩,此外还会有手脚心发热,内心烦躁,后半夜睡着的时候出汗。想去肝虚火,可用枸杞15克,加杭白菊一起泡水喝;还可以将黑芝麻炒熟吃;中成药可用杞菊地黄丸。

  肺火。肺实火通常伴随感冒,如果咳黄痰、嗓子疼、口渴、大便干燥,喜凉食,则基本可确诊肺实火。去肺实火可用鲜百合煮粥,或用罗汉果泡水喝;中成药可用羚羊清肺丸、夏桑菊冲剂。肺虚火主要是久咳不愈,咳嗽无痰或少痰。肺虚火又分燥热和虚热,燥热者干咳无痰,或有口渴,多发生在感冒发烧以后,可吃川贝蒸梨、秋梨膏。阴虚肺热者手脚心发热、盗汗,可用麦冬、天冬各10克,同煮半小时,每天当茶饮;条件允许的话,也可吃些西洋参;中成药可用养阴清肺丸。

  肾火。肾火一般多为虚火,主要表现为头晕目眩、耳鸣耳聋、牙齿松动或疼痛、傍晚口干、烦热、失眠、盗汗、多梦、遗精,有时甚至尿道灼痛、腰膝酸软或胫骨痛、足跟痛等。去肾火可用猪腰子2只,枸杞、山萸肉各15克,共入砂锅煮至猪腰熟烂,吃腰子喝汤,两日1剂,连用效果更好。平时也可以用枸杞、地骨皮泡茶饮。

(3)中医如何瘦大腿 双腿夹书最简单

  大腿内侧,尤其是膝关节一代,是很多东方人容易堆积脂肪的地方。这个地方臃肿就会让整个大腿显得比较短粗。怎么瘦大腿内侧,这里推荐一个特别简单的动作。

  选择家里三、四厘米厚的书,最好是16开以上的大本杂志,因为大书有一定的重量。采取直立的姿势,抬头挺胸。用大腿内侧、膝盖稍靠上的位置夹住这本书。注意身体要保持直立,一定要收胯,既不要腆腹,也不要蹶屁股,把力量集中在腰间和大腿内侧。坚持一会,你会觉得大腿内侧的肌肉酸酸的。

  这个方法很家常,可以在看电视等等的时候做。随着力量的提升,你还可以逐渐减薄书的厚度,把难度逐渐加大。每天坚持10分钟以上。

  双腿夹书,帮你有效瘦大腿,这么简单的运动,不要犹豫,现在就开始做吧!

(4)中医推荐饮食 快速实现罩杯升级

  此外,生理期多摄取含有动情激素的食物,如豆类、坚果、蕃茄、青椒等,及促进乳腺发育、膨胀的食物,如维他命B群、维他命C、乳制品等,长期摄取,并保持愉快的心情,有益于内分泌功能正常发挥,性腺激素能充分分泌,使乳房正常发育。 吃海鲜补胸

  乳房内有脂肪组织和腺体组织,脂肪组织不会受内分泌影响忽大忽瘦,腺体却会受荷尔蒙所影响,月经来潮前七天,雌性激素高,胸部涨大,月经过了,就恢复原来大小。所以过了青春期,多吃些含有荷尔蒙的食物,如海鲜、蛤蜊、鲜蚵、牡蛎、虾等。海鲜含锌能提高性荷尔蒙促进乳泡涨大,胸部也会因此成长。但因为是靠荷尔蒙作用丰胸,所以一旦没吃这类食物,效果没哪幺好,乳房感觉稍微变小。

  向小胸部说BYE

  庄雅惠说,可选择表面有滋润液的食材,如山药、白木耳、红枣、猪脚、鸡爪等,蛋白质补充也是很重要的。乐英如建议青春期要促进整体的乳房发育,多增加脂肪组织和乳腺发展,如猪脚、鱼油、鱼汤、菠萝生姜猪脚汤之类等,青春期少女要特别注意营养,好好地掌握原则,就能摆脱小胸部的阴影。

  气血循环决定胸部命运

  郭月英则表示,吃营养丰富的食物能帮助胸部的发育,若担心营养过剩导致身材走样,可以靠运动去塑身。强化运动不仅不会让胸部下垂,还会让身材玲珑有致。郭月英也提及多吃山药丰胸,因为山药补肾、润肺,肺在胸部,胃比较好的人胸部发育也较佳,所以先调养胃再丰胸。因为胃筋脉经过胸部(乳头正前方),脾胃顾好,自然而然胸部就会发育良好。

  成年女性若是因气血不足导致胸部发育不良,乐如英建议可喝补充气血的丰胸茶饮,或吃芝麻、花生、坚果类的食物,因胸部可以反映体质,胸小则气血不足,不饱和脂肪酸营养价值高,对人体的健康也有帮助。

  气血畅旺胸部就会丰满,陈潮宗建议体虚气弱的人服用归脾汤、加味四物汤调气补血。平常多补充蛋白质、肉类,核桃、坚果等可补肾,每天约取30~50公克酌量补充。

  生理周期也能丰胸

  乐如英、陈潮宗指出善用月经周期也可以丰胸。在月经来的第11天~第13天是丰胸最佳时期,多摄取含有动情激素的食物,如豆类、坚果、蕃茄、青椒等,第18~第24天为乳房脂肪囤积增厚的好时机,可多喝木瓜、牛奶。另外促进乳腺发育、膨胀的食物,如维他命B群、维他命C、豆类食物、乳制品等,一定要长期摄取,同时保持愉快的心情,有益于内分泌功能正常发挥,性腺激素能充分分泌,才可使乳房正常发育。

  中药丰胸的方式

  丰胸汤药配方因人而异,个性属于紧张、内向、压抑的人身体会比较瘦弱,选用抒肝解郁的中药,再配补肾药材;个性忧郁倾向的人,用逍遥散系列的药方;若个性温和、手脚冰冷、气血虚弱,则以十全大补汤为基础;容易胃痛、脸瘦面白,选用四君子汤补充元气。

  以药材来说,补肾以巴戢天、淫羊藿、天嫌毛等为主;内分泌、荷尔蒙常用紫河车;体质不躁热的人补气血的药物为当归、人蔘,体质躁热的人则用少量的当归配人蔘须。

(5)中医按摩为宝宝免疫力加分

  中医认为,宝宝患病的特点是以外感病和饮食内伤为主,常见的疾病不过是感冒发热、积食和吐泻。宝宝先天的发育状况起到决定性作用,但后天的调养护理也很重要。中医按摩为宝宝免疫力加分。

  免疫力加分方案

  中医认为,宝宝患病的特点是以外感病和饮食内伤为主,常见的疾病不过是感冒发热、积食和吐泻。宝宝先天的发育状况起到决定性作用,但后天的调养护理也很重要。

  正气存内,邪不可干;邪之所凑,其气必虚,在调养过程中,注意保存、补益正气,邪气就没有机会侵袭人体了;或者一旦外邪侵袭人体,体内的正气也会奋起抵抗,将外邪祛除人体,那么疾病也不会发生了。因此,正气对人体非常重要,决定着疾病的发生、发展和预后。正气可以理解为我们常说的免疫力、抵抗力。

  提升宝宝免疫力,小儿推拿是非常简单有效的手段。以下4法很容易掌握,不懂医学的父母一样可以学会。只要你用心,并坚持下去,一定会看到它的神奇效果!

  1.捏脊

  脊,指的是背部脊柱骨。自尾骨端始,至颈部大椎穴成一直线。宝宝脱去衣裤,伏卧床上,家长站或跪在宝宝的后侧方,面带微笑,全身放松,用手轻轻抚摸宝宝整个背部,使其肌肉放松,然后进行操作。

  具体手法:

  两手拇指指腹与食指、中指指腹对捏,食指中指在前,拇指在后,捏住脊柱骨表层的皮肤,食指中指向后捻、拇指向前捻的同时,拇指向前推,这样,就会从下逐渐向上推进。从尾骨至大椎,反复捏3~5遍。

  捏完后,局部的皮肤会略显潮红。此时,再用手掌在宝宝背部轻轻地上下摩2~3次,帮助宝宝背部放松。

  用于保健的话,隔天捏脊1次即可。贵在坚持,我曾在多家幼儿园做过对比观察,凡是平时坚持捏脊的孩子,小儿常见病的发病率均低于不捏脊的孩子。

  捏脊可以从宝宝出生即开始。对初次接受捏脊的宝宝,动作一定要轻柔,捏住肌肉往上提时,不要提得过重,以免宝宝产生畏惧而不愿配合。

  2.轻叩背俞穴

  有时,捏脊的方法不是很容易操作,或者宝宝不愿意配合的时候,可以改用轻叩背俞穴的方法。

  背俞穴分布在背部脊柱的两侧,脊柱旁开1.5寸。人体五脏六腑之气均输注于背腰部的背俞穴。叩击背俞穴可以调理脏腑气机,气机调顺会减少疾病的发生。

  具体手法:

  用食指、中指、无名指的指尖轻轻叩击背俞穴,从上到下,反复3~5遍,两侧均如此操作。

  操作完后,脊柱两侧的皮肤略显潮红,再用手掌轻摩刚叩击过的地方2~3次,以放松皮肤。

  3.按揉足三里

  足三里位于外膝眼下3寸,胫骨前嵴旁开1横指 。

  取穴方法:让宝宝屈曲膝关节,在膝盖骨下端能摸到两个凹陷,其中外侧的凹陷叫做外膝眼,由此向下宝宝4指宽度的距离即外膝眼下3寸,再从胫骨前嵴旁开宝宝中指的宽度即为足三里所在。

  具体手法:

  以拇指指腹沿顺时针方向按揉足三里,每次300下,可以健脾和胃,补益气血,理气消食。

  也可以从足三里向下,顺着胫骨前嵴旁开1横指的线,依次经过上巨虚、下巨虚,推至近足踝处,每次30下,可以调理胃肠,导滞止泻。

  4.摩腹

  宝宝的胃肠比较娇弱,喂养、护理稍有不当,就容易积食、拉肚子。父母平时可以经常给宝宝摩腹,以调理肠胃、理气消食。

  具体手法:

  用整个手掌或者四指指腹,放在宝宝腹部作圆圈运动,顺时针、逆时针各摩次数相等,力度适中。

  (实习编辑:张蔚蔚)

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三哈网,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!

查看全部

相关养生资讯推荐

热门养生资讯推荐

网友关注

特别声明:本站信息仅供参考,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,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。
网站客服电话:邮箱:
滇ICP备2023005770号-29